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综述:用于激光发射的新型镧系元素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 发布时间:2024-03-12

稿件来源: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image

2021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通讯作者:郝树伟副教授、吕维强副教授)在《Journal of Rare Earths》杂志发表综述:以镧系元素掺杂的上转换材料为增益介质的上转换随机激光器、法布里-珀罗(FP)腔和回音壁模式(WGM)调制上转换微激光器、光子晶格/等离子体腔调制上转换微激光器。

光子上转换(UC)是指在连续吸收两个或两个以上能量较低的光子后,发射出一个能量较高的光子的非线性光学过程。镧系元素掺杂的UC纳米粒子(UCNPs)具有独特的频率转换特性以及长效激发态能级,可以促进镧系离子的光子积累和布居数反转,因此被作为微米级或纳米级微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典型的微激光器件包括三个关键部件:增益介质、泵浦源和合适的光腔,光腔与增益介质集成在一起,通过谐振提供光反馈。


image

上转换随机激光器可以利用上转换纳米粒子作为腔体,利用其自身的散射效应进行反馈和共振,从而产生随机激光发射。由于具有多阶梯状和长寿命的能级结构,镧系元素掺杂的UCNP有利于布居数反转所需的光子积累。然而,镧系离子固有的弱吸收和窄吸收严重限制了上转换效率,导致了激光发射的高阈值。上转换随机激光器的阈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转换效率、散射效应(折射率对比度)、传输损耗等。由于核壳结构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增强,上转换随机激光器有望在低阈值的波长下实现可调谐。研究人员通过设计不同的镧系掺杂UCNP结构,实现了低的激光阈值。例如,镧系掺杂的1%Tm3+@LiYbF4@LiLuF4--壳层UCNPα-NaYbF440%Gd3+1%Tm3+@NaGdF4@CaF2Ce3+纳米晶;NaYF450%Yb3+0.5%Er3+0.5%Tm3+@NaYF410%Eu3+核壳纳米颗粒;Ba2LaF7Yb3+Er3+纳米晶。


image

image

法布里-珀罗(FP)腔和回音壁模式(WGM)腔由于其高质量(Q)因子被用作上转换激光发射的常见微谐振腔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平行反射镜组成的法布里-珀罗(FP)微腔使光在两个反射表面之间来回反弹,当光路波长等于整数倍光波长时,就会产生共振。WGM微腔可以通过全内反射将光线限制在沿着腔的中纬线表面的一个窄环内,WGM空腔具有各种形状,如瓶形、球形、环形和环形,由于高质量(Q)因子和小模体积,被进一步开发和展示为低阈值和窄线宽的微激光器腔之一。研究人员设计的NaYF420%Gd3+1.5%Tm3+@NaGdF4核壳纳米粒子在1064 nm连续激光激励下具有独特的能量环上转换机制,可用作高效增益介质,其泵浦阈值低至14 kW/cm2

image

具有局部增强电磁场的等离子体结构可以在亚衍射体内放大上转换过程,从而提高上转换效率。银和金纳米粒子具有与上转换激发或发射相匹配的可定制的共振模式,有更高的上转换效率,是典型的等离子体材料。研究人员设计了重掺杂的NaYF4:20%Yb3+20%Er3+@NaYF4核壳纳米粒子,并沉积到等离子纳米阵列表面作为微腔,阈值低至70 W/cm2,为纳米级低阈值相干光源和片上实验室光子器件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前景。

image

image



综述最后进一步展望了微激光器的三个发展方向:(1)如何在超低阈值微激光器中利用可调的发射波长和激发波长来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2)针对不同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开发具有高Q因子WGMFP腔和等离子体增强的智能腔;(3)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微激光器高效上转换发光输出和降低阈值的调控机制。


image

image


附录信息

发表日期:2021年9月20日

发表期刊名称:Journal of Rare Earths

论文标题:Advanced lanthanide doped upconversion nanomaterials for lasing emission

作者:Yunfei Shang, Tong Chen, Tianhui Ma, Shuwei Hao, Weiqiang Lv e, Dechang Jia, Chunhui Yang

作者所属机构: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论文DOI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re.2021.09.002


译者:乔礼红 

编辑:李沛然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再造、复制、抄袭、交易,或为任何未经本网允许的商业目的所使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所载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的意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上的链接服务可以直接进入其他站点,这些链接的站点不受本网的控制,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对任何与本站链接网站的内容不负责任。 

3、本网站属事业单位公益性网站,网上提供的所有内容与服务均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公益性服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按作者意愿予以更正。


版权所有: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Copyright@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蒙ICP备2024008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