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供给安全政策体系演变及政策效果评估 发布时间:2023-12-11

  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因广泛运用于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引发了全球各国的激烈争夺。稀土供给安全不仅由资源内部安全决定,还受到政治、经济、技术、环境等外生安全问题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稀土供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制约了稀土可持续供给能力的提升。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保障稀土供给安全、推动中国稀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稀土供给安全政策在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政策的偏重点也不尽相同。全面认知稀土供给安全政策的演变历程与各阶段稀土供给安全体系政策组合动态变化特征对保障稀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进行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也有利于稀土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从政策组合逻辑的角度对稀土供给安全政策体系的构成及稀土供给安全政策演进历程进行分析,明确稀土供给安全政策体系的组成结构与各阶段稀土供给安全政策的组合逻辑及特征;然后,探讨我国稀土政策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稀土供给安全的作用机制;同时,利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合成控制法与双重差分法对稀土产业政策、出口贸易管制政策和资源税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开展讨论;最后,通过三重差分法对开采总量控制政策和资源税政策的组合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从对比的角度探讨我国稀土政策组合实施效果与单一政策实施效果的有效性。

  

  1、稀土供给安全政策体系主要由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管制政策与储备政策组成。稀土政策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探索转变阶段(1985-2004年);保护限制阶段(2005-2010年);深化改革阶段(2011-2014年)和战略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为保障稀土供给安全,在稀土产业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各政策的组合形式及聚焦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2、稀土产业政策的实施抑制了稀土的产能过剩状况,对稀土出口量限制成效显著,同时也对环境污染有比较限制的控制效果。

  3、稀土出口贸易管制政策抑制了稀土出口,同时也促进出口创汇。

  4、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拉动了稀土出口价格的提高,尤其提升了上游产品价格。

  5、与单一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政策相比,开采总量控制政策与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政策的组合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版权所有: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Copyright@202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蒙ICP备2024008810号